炒樓專家Ken Sir擬億元掃30伙
大爆五招秘技 專揀低水盤
花600萬建全港物業資料庫
他指出,這種「低水樓」往往來自業主急需資金周轉或物業本身存在問題,例如業主近期曾向財務公司借貸,就有急賣平賣的可能性,又或者單位本身有僭建問題。他笑言如果買家解決問題的能力高,這類單位隨時是金礦,惟如果問題太棘手,便只能低水買入低水賣出。
要做到精準出手,情報是關鍵,呂宇健大爆自己擁有的「秘密武器」。他稱,其團隊過去10年斥資約600萬元打造全港物業資料庫,涵蓋業主購入時間、買入價、按揭情況等細節,「我想知道某個單位業主有否向財務公司借錢,只要輸入財務公司名嘅關鍵詞,資料就會出現。」單計今年,這套資料庫已令呂宇健兩度成功短炒,包括4月以372萬元沽出荃灣中心17座太原樓高層E室,實用面積329方呎,買入約3個月賬面賺84萬元或29.2%。呂宇健表示,每年會更新該資料庫,確保情報準確。
除「低水樓」外,呂宇健還強調物業的流通性。他專挑單位數量逾1000伙的大型屋苑,例如荃灣中心等。「如果單幢樓只得80個單位,你低水買返嚟嗰秒鐘,全個屋苑樓價即時一齊低水咗兩成」;相反,大型屋苑不會因單一低價成交影響整體估值。他補充,細價樓的業主防守力較弱,議價空間更大,也是他短炒的入市目標。
自設裝修團隊壓低成本
呂宇健第四招殺着,就是為單位「Add Value(增值)」。他擁有專屬裝修團隊,能以成本價採購材料,壓低裝修成本。「我投放30萬元裝修,效果望落似60萬元」,不單止刷白牆,而是包含全新傢俬、廚房及浴室用具,令單位「脫胎換骨」來吸引買家。
雖然呂宇健如今信心爆棚,但過去他也曾在物業
市場「交過學費」。2008年金融海嘯襲港,他買入火炭御龍山一個新盤單位,結果銀行估價從1200多萬元跌至800多萬元,最終撻訂損失約120萬元訂金。而2019年買入尖沙咀九龍站擎天半島一伙,2023年以1820萬元沽出,賬面蝕60萬元或3.2%。
即使面對兩次失利,依然無損呂宇健信心,他甚至自比為非傳統炒家,「因為我唔係100蚊買返嚟,諗住放120蚊,而係(價值)100蚊嘅嘢,我用70蚊買返嚟,Add Value後放(售)90蚊或100蚊」,豪言「走唔到(沽不出)嘅空間好細」,有信心短炒的單位可「百分百賺錢」離場。
因看好撤辣後細價樓短炒機會,呂宇健早前沽出部分股票,合共套現逾2000萬元,轉為投放在物業市場。他透露,今年將加碼一億元購入20至30個單位,全數用作短炒,目標回報約三成,直言「股市升跌我控制唔到,但短炒物業我能主動出擊」。
15 July 2025
信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